中信保诚人寿发布“心守护”大病心理健康管理产品

2020-09-02 来源:互联网 网络编辑:编辑 阅读

中信保诚人寿成立2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9月2日,中信保诚人寿联合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心理协作组共同发布《中国癌症患者心理地图》。同时,中信保诚人寿宣布推出“心守护”大病心理健康管理产品,为重大疾病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援助,这是中信保诚人寿“管家式健康服务”体系的又一创新。

“重大疾病”是指医治花费巨大、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其中,恶性肿瘤作为重疾的发生概率最高,也最为百姓所熟知。癌症患者的症状是多维度的,包括躯体、心理、社会和灵性四个维度。癌症患者症状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仅强调医护人员照料这一单一维度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患者、家属、社会、政策等一系列的协同和支持。

为了解我国进展期癌症患者的心身症状和生活质量现状,以便后续改善这类癌症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2019 年8 月1 日至2019 年12 月31 日,中信保诚人寿联合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心理协作组对全国10个省市共计2930 名进展期癌症患者(男性患者57.8,女性患者42.2)进行了了心身症状与生活质量调查,发布《中国癌症患者心理地图》。

调查主要发现:

1.在中国进展期癌症患者症状负担较重,睡眠不安、疼痛和疲劳是发生率最高的三个症状,需要引起注意并及时干预。

2.女性患者的睡眠不安、胃口差、健忘、焦虑、苦恼、悲伤感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男性。要更加关注女性患者,结合女性的特点进行干预。

3.不同年龄组患者症状的发生率有所不同,46-65 岁中年患者的睡眠不安、疼痛和胃口差的发生率最高,心身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需要特别关注这一年龄段的患者,及时干预他们的心身症状。

会上,医疗管理咨询机构——盛诺一家的副总经理兼首席医务官王舜博士分享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1946发布的对于“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当一个人罹患重大疾病,严格意义上讲不单是身体状况发生巨大变化,其精神状态以及社会角色认知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据不完全统计,超过50的肿瘤患者在对抗疾病的不同时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心理对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是有双向影响的。

目前应用心理干预方式辅助重大疾病治疗在国外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从社工、患者自助团体到心理医生实行分层响应,同时强调心理治疗在肿瘤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治疗中的重要性。国内在这方面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心理干预对于治疗积极性、有效性、医患信任度的改善以及家庭和谐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中信保诚人寿副总经理崔巍先生介绍,保险保障利益、健康管理以及保单规则流程共同构成中信保诚人寿“大产品”理念,“大产品”从保障性的经济补偿延申至了客户健康管理。自2016年起,中信保诚人寿开始搭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管家式健康服务体系,从生活方式着手:病前聚焦预防、病中聚焦就医协助、病后聚焦康护,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体验提升。

中信保诚人寿一直将“心理健康管理”作为管家式健康服务体系中的特色之一,2016年推出面对普通客群的在线心理服务——聆听心语。四年来,在为大量客户提供就医协助的过程中,中信保诚人寿发现,面对重大疾病这种极具生命威胁的情况时,患者不仅面临身体的痛苦,同时还存在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痛苦和现实需求,而这与普通的”社会心理咨询”在专业度、精准度以及交流形式要求上都存在明显差异。

心理干预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癌症等重大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式,而国内普遍的场景是,当家庭成员被确诊重大疾病时,想到的多是寻找最优质的就医资源,包括医院、医生、手术等。同样可能对患者造成重大影响的心理症状却往往被忽略了。

2019年,中信保诚人寿着手将心理健康管理精准延伸至重大疾病患者,“心守护”大病心理健康管理产品启动筹备,从理论支撑到实际调研,历时1年时间打磨呈现。

未来,“心守护”大病心理健康管理产品将从躯体症状管理、精神症状管理、解决灵性痛苦及存在危机等维度入手,提供专业的心理和行为干预,为医疗提供支持,帮助重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应对人生严峻的挑战,找出应对逆境的有效方法。减轻患者病痛和心理困扰,缓解家属的忧虑与无助感。

分享到:
至顶 反馈 至底